省委书记领衔,山东五级71位书记在这个村里聊了啥?
2023-12-09 01:43:58

原标题  :省委书记领衔,省委书记山东书记啥山东五级71位书记在这个村里聊了啥 ?

每经记者:程晓玲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 :文旅临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领衔里聊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个村

2018年,省委书记山东书记啥山东在全国率先探索乡村振兴建设路径 ,领衔里聊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个村如今走过五个年头,省委书记山东书记啥具体成效如何 ?有哪些先行经验 ?

7月1日,领衔里聊央视财经频道《对话》“经济新担当”系列节目走进山东,个村深入革命老区沂蒙山腹地——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 ,省委书记山东书记啥探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领衔里聊背后秘诀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表示 ,个村乡村振兴的省委书记山东书记啥目标,是领衔里聊实现共同富裕 ,缩小城乡之间的个村差距。他强调 ,五年仅仅是一个起点 ,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扎扎实实地解决一点儿目前的问题 ,推动这项工作继续往深入发展。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一个村的事 ,为此 ,节目现场除了省委书记 ,还齐聚了市 、县 、乡 、村四级70位书记 。据了解 ,这是《对话》播出以来发言嘉宾最多的一次 ,生动诠释了山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展开全文

林武表示 ,乡村振兴不是看一个“点”,达到必定的规模水准以后 ,整体面上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  。

五级书记各司其职 、形成合力

今年5月22日至23日 ,山东召开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期间,林武带头深入田间村庄 、乡村企业和村民家中,与乡村振兴领头雁 、产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深入交流。

此次节目录制地沂水县西墙峪村 ,正是观摩点位之一 。当时 ,退伍返乡的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给林武留下深刻印象 。

沂水县西墙峪村 图片来源:文旅临沂

尽管一开头饱受质疑 ,王成成上任后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持续保证村民增收,西墙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1万元出头增长到2.8万元 ,村集体收入由不到10万元增至30万元。过去远近闻名的“穷村” ,摇身一变成了乡村振兴样板村 。

“实践证明 ,往往选好一个人就能搞活一个村 。西墙峪村四年时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关键就是选了王成成这样一名好书记 。”山东省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孙开连介绍 ,近年来,山东实施“头雁领航”工程 ,念好“选、育 、管、用”四字诀,着力建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

放眼山东全省5万多个行政村  ,5万多名村书记和王成成一致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 ,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中坚力量。

进一步看,省 、市 、县、乡 、村五级书记如何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我们身上都有担子 、都有责任 。”林武表示,五级书记各有各的职责 ,他的主要职责,不仅是抓谋划,制定整个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还要制定政策,人财物如何支持 ,同时还得抓政策落实 、干部激发 ,“做得好的要给予必定的激发 ,做得不合适的 ,不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该撤换的还得撤换 。”

落实到村一级 ,什么样的书记是符合要求的呢 ?

林武表示,要把五个方面的振兴统筹起来,村党支部书记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带领村民一起干 ,同时要把上级的资源  、政策落实下去,这就要求政治上 、能力上都要过硬,“这样才能真正带领村民们改变一个乡村的面貌” 。

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注意到 ,山东此前专门制定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实施细则》 ,将组织振兴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 、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从制度体系着手,推动责任落实 。

把地管好 ,还要有“种子+科技”

山东是经济大省 ,也是农业大省 。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和创新高地,其不仅多项农业指标领跑全国 ,还诞生了著名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 。

今年4月,第二十四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举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过去五年,产业振兴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中之重 ,接下来 ,产业依然是重头戏。

林武表示 ,山东第一产业要稳定 ,一是“把地管好”,特别是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 ,要管到位,为粮食安全奠定好的基础 ,同时 ,最关键的是“种子+科技”,好的种子既是收成的保障,也是增产的保障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贾无介绍,近年来该院创新实践“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  ,就是要让农民用上最好的技术,用最好的成果、最好的技术 ,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

一个例子是,2020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择烟台招远 、临沂费县、菏泽郓城作为示范县(市),全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 。三年来 ,该院先后选派97个创新团队  、827人次到示范县(市)挂职服务,落地项目597项 ,新增经济效益40多亿元 。

在山东的逻辑里,乡村振兴不仅要增加科技含量,还要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

林武表示 ,寿光种蔬菜是非常有名的,最关键的是一产、三产融合做得很好 。

“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是我们对口扶贫的地方,过去那个地方冬天基本不种菜 ,现在我们给它做了大棚 ,种什么都可以 ,西藏人现在冬天也有(蔬菜吃) ,不用从外面运过来 ,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林武说。

他还特别提到 ,早年在吉林工作期间,他曾希望给一个贫困村装上大棚 ,帮助当地村民种菜,但苦于没有技术。后来有人提出寿光的种菜技术很高,他们就专门拿着钱去寿光聘请了一位技师,指导当地村民如何种菜。他笑言,最后是“大大的丰收”。

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表示,“前些年 ,我们蔬菜产业重点是围绕种菜 、卖菜,这几年我们开头集中向技术、标准、模式的输出全面转型 ,打造全国蔬菜产业的综合服务基地 。”

目前 ,寿光共有8000多名农民技术员在全国各地帮助发展蔬菜产业 。赵绪春称,不同于有些地方农民是外出打工挣钱 ,寿光农民外出是通过技术服务来挣钱 ,“他们一般一年能挣十几万元,比我们县里有些大学生挣得还多 。”

改善条件 ,“有人会愿意到农村来”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山东发现 ,“人”渐渐回来了 。

林武提到 ,过去城里人到农村主要有两个感受 ,一是看环境卫生做得怎样样,第二是看厕所怎样样 。“现在 ,很多地方这两个问题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他在节目中分享切身感受 ,“你看 ,我们昨天晚上在农村住的地方 ,厕所跟城里也没什么区别 。”

山东深知,人才的支撑,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化快速发展 ,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到城里去了,如今 ,山东通过组织的方式 、选派的方式 ,引进一点儿人才、打造一点儿场景 ,让大家在这里有事业 、有好的收入、有比较适合的生活条件 ,有些人就会愿意到农村来。

例如,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 ,800来人的村子,现在有116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平均年龄35岁 。

耿店村高标准蔬菜大棚 图片来源 :中国乡村振兴

这些年轻人是怎样回来的?该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总结,一是收入有保障,回来的年轻人去年有12户户均收入超过50万元 ,其二是配套服务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第三是生活有品质 ,住上楼房,水电暖气齐全。

用他的话说,就是家家住楼房 、户户开轿车,每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这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奔向共同富裕” 。

眼下 ,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越来越多农民有机遇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位于泰山西麓的九女峰,通过打造网红书房“故乡的云”  ,并在周围布局精品民宿  、星空露营地 、乡村振兴学院等 ,在此基础上又推出农产品大集等 ,把三次产业串联在一起,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 。

今年以来,九女峰已吸引游客接近20万人 ,仅“五一”期间就有2.8万人 ,客流量不仅带来了就业岗位,也带动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万元提高到2.6万元,村集体收入从平均8.5万元提高到21万元。

“最重要的是,我们认为这个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山东文旅集团总经理丁艺表示,下一步想让这些项目复制走出山东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全国复制推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  ,五年前一说到山东农业 ,想到的还是大棚 、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出口 ,但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过程中,山东的农业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令人印象深刻。

他评价,除了在“夯基”“延链”上下功夫,山东比以往更加重视科学家、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激活了创新中最活跃的要素——人 。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产品中心)